日前,在一个汽车峰会上,广汽埃安的总经理肖勇在回答“当下车企是否在为供应商打工”的问题时提到,华为是一个比较大的供应商,产品可能比较好,但价格不受控制,如果广汽埃安想跟华为合作,会发觉基本上没有议价能力。
此言一出,市场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研发投入谈到市场竞争力,从主导权谈到卖方市场,最后都倾向于,或许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拥有更多的议价权。
乘联会的数据显示,在今年7月的新能源汽车厂商销量排名中,广汽埃安以25033的销量排名第四,同比增长136.1%,对于这个在2017年成立、2020年独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来讲,背靠传统汽车以新势力的姿态入局之后,市场表现不可谓不好。
肖勇称,广汽集团接下来将自研电池技术、自建电池工厂,同时要在 EV 以及电动化 ICV 领域保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企业护城河;广汽埃安未来也要掌握包括三电核心技术、ICV、域控制器、智能座舱等在内的核心技术,计划未来实现70%市场采购与合作、30%自研的配比。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广汽埃安才倾向更平等的供应链合作机会,这可能和许多头部厂商的想法不谋而合,对华为的技术掌控力以及强势入场赋能车企的形式有更多考量。
如此一来,不禁让人想要探究,华为如今的全栈自研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已经点亮了哪些板块。
全栈自动驾驶主要涉及云端、算法、软硬件、车端等层面,华为的云管端芯组合生态正日渐完善。
从云服务层面来看,华为在2021年正式对外发布了华为八爪鱼自动驾驶平台,围绕硬件、数据、算法、高精地图,构建了一套以数据为核心的开放平台,服务覆盖了自动驾驶数据、模型、训练、仿真、标注等全生命周期业务。云服务与智能硬件平台、智能驾驶OS一起,构成了车云协同的MDC智能驾驶平台。
在算法应用方面,华为ADS自动驾驶方案,是基于MDC平台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包括感知、定位、规划、控制等应用。目前其他厂商的自研算法包括蔚来NIO Pilot、小鹏XPILOT、理想AD、特斯拉Autopilot、小米XIAOMIPILOT等,这点一度被主机厂认为是自动驾驶的核心所在。
从系统软件来看,华为自动驾驶的内核操作系统为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和智能车控操作系统VOS。同时,鸿蒙座舱操作系统HOS也吸引着市场的目光,吉利旗下即将上市的几何G6就搭载了基于Harmony OS的数智座舱。
在系统硬件方面,MDC平台就是基于AI芯片昇腾系列打造的,如果没有被制裁的话,想必海思在CPU鲲鹏芯片、手机SoC麒麟芯片、5G基站天罡芯片等方面的技术,能更好的融合进汽车相关的技术之中。
此外,传感器硬件也不容忽视,感知环节一度被视为自动驾驶之眼,华为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方面均有布局,迄今为止,华为已经发布了多款传感器产品,并建立了车规级激光雷达产线,今年7月,华为又发布了新一代超远距高精度毫米波交通雷达和基于新一代计算平台的融合感知引擎,相关布局正逐步深入。据悉,华为的下一代全固态激光雷达或于2024年左右量产。
由此看来,除却没有像其他主机厂一样有整车平台产品之外,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已经相对完善了,甚至比很多主机厂点亮的产品范围还大。
也许,随着智能汽车、智能驾驶的推进,华为在汽车领域的伙伴会进一步增加,面对高投入的时间、精力、人力、成本,想来,车企会在一方面努力提升自身技术,而在另一方面选择接受某些卖方市场的设定,也未可知。
52RD.com 微博关注:http://weibo.com/52rd 微信关注:admin_52RD推荐 | 热评 | 热门 |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