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联会公布了今年4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排行榜,在前15名中,比亚迪月销售10.5万辆,以同比138.4%的增长率实现了唯一正增长,并首次超过一汽大众,拿下了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可谓风头无两。由此,市场对比亚迪的整体业务走向也愈发关注起来。
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比亚迪的总营收为2161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30.45亿元,同比减少28%。从数据来看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不过,据业内人士分析,原材料上涨、研发投入、工厂扩建等因素均造成了如今的成本压力,随着其全面转型新能源进程的推进,或许能在接下来跳出“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在2022年第一季度,比亚迪的营收为668亿元,同比增长63%;净利润为8亿元,同比增长240%,扣非净利润增长了729%,或许,上述说法正在得到证实。
从业务构成来看,在2021年,汽车业务占据了比亚迪营收的最大比重,约52%;其次是手机相关业务,占据了总营收的40%;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占据了总营收的7.62%。
▌汽车及相关业务
在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方面,比亚迪在2021年实现了1125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了33.93%,毛利率为17.39%,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创下新高。
比亚迪表示,将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汽车工业的百年变革,打造全新价值的品牌,谋求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领域的同步发展。
此外,比亚迪在纯电动大巴领域、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也倾注了精力,2021年在哥伦比亚获得了海外地区迄今为止最大的纯电动大巴订单,并正式进入了罗马尼亚、芬兰、巴基斯坦、爱尔兰及南非等国家的电动车市场。
其旗下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是国内车规级半导体领导厂商,如今正在谋求上市的进程之中。说起来,比亚迪半导体的IPO之路的确有些坎坷,此前因合作的律师事务所被调查、IPO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等原因,曾三次被深交所中止发行审核,今年5月12日,比亚迪半导体又收到了独立性问询,要求其说明是否具备独立经营能力、是否存在大股东向发行人输送利益的情形。
如今,车规半导体热度不断上扬,如果比亚迪半导体能成功IPO的话,那么,比亚迪股份作为持股70%以上的控股股东,在产业链的资源整合能力将进一步加强。不过从现状来看,具体上市的时间还有待观望。
▌手机及相关业务
在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业务方面,比亚迪在2021年实现了865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43.99%,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从2020年的38.34%增至40%。可以看出,比亚迪在手机相关业务方面,也投入了不少的精力。
众所周知,比亚迪是手机及笔记本电脑领域领先的 EMS 厂商,为品牌厂商提供电子产品的开发、生产及组装服务,产品覆盖了消费电子、汽车智能系统、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及新型智能产品等领域,但不生产自有品牌的整机产品。
该业务的主要客户包括华为、三星、苹果、小米、iRobot、vivo等智能移动终端领域的头部厂商。可以说,比亚迪在电子代工领域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不过,2021年,其在手机相关产品业务方面的毛利率为7.57%,可见,即便营收增长、份额提升,毛利率低下依旧是电子产品代工行业的共同痛点。比亚迪表示,将在相关领域持续投入,以谋求新增长动能下的持续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5月11日,荣耀的一款型号为FNE-AN00的新机入网 ,据称为荣耀70,由长沙比亚迪电子生产。
▌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
在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领域,比亚迪的锂电池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消费类电子产品及新型智能产品领域,主要客户包括三星、Dell、科沃斯等,在动力电池领域,其开发了磷酸铁锂电池,应用于电动商用车和电动乘用车领域。同时,光伏业务也在双碳战略目标的大背景下得以扩展开来。
不过,这一部分业务虽然为主营业务,但目前在总营收中所占比重尚不足10%,预计后续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在2021年财报的报告期内,比亚迪的研发人数已经达到了40382人,同比增长了31.52%;研发投入106亿元,同比增长24.2%,占总营收的4.92%。
比亚迪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跑者之一,市场对其寄予了很多期待,从当下的研发投入占比来看,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如此,才能在其横跨的汽车、电池、IT、半导体等多个领域,实现全面发展。
如今,市场把智能汽车和智能手机市场看做拉动增长的新旧十年,因此,能把握住新的智能化、网联化浪潮的企业,才更能真正为将来的新赛道注入动能,至于将来谁将突出重围,就只有拭目以待了。
52RD.com 微博关注:http://weibo.com/52rd 微信关注:admin_52RD推荐 | 热评 | 热门 | MORE> |